房屋就像人一样,时间长了,漏水、噪音等问题就会接踵而至,一旦处理不好,很可能会引发矛盾冲突。近期,浦东公安分局周家渡派出所社区民警陈述亚多方奔走,成功化解一起长达4年的邻里矛盾,让当事双方从“怨气”走向“和气”,最终握手言和。
“陈警官,你得帮我想想办法,我被楼上吵得根本睡不着觉……”2025年4月,陈述亚在社区走访时,居民周先生满脸愁容地反映,楼上住户的渗水和噪音问题已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。陈述亚跟随周先生上门查看,只见他家中部分天花板和墙壁上,清晰可见漏水造成的污损痕迹和霉斑,印证了周先生所述情况。
经了解,周先生住在1楼,楼上住的是60多岁的王先生和他90多岁的老母亲,原本两家关系还可以,有时候还会串串门聊聊天。然而从2021年起,因为房屋老旧,2楼开始出现渗水,导致1楼周先生家的墙面和天花板受损,双方的矛盾随之显现。同时,据周先生反映,2楼的生活作息跟大家不一样,半夜里经常发出噪音,严重影响了周先生的正常休息。周先生曾多次和居委、物业上门沟通,双方却各执一词,始终无法打开突破口,两家矛盾越来越深。
陈述亚初步了解情况后,又来到2楼敲开房门,与王先生面对面交流。见到民警来了,王先生也是一肚子苦水:“这是老房子,房屋结构改不了,晚上声音大我也没办法啊。”原来,王先生一家习惯晚上洗衣服,会在阳台上使用洗衣机,由于房屋老旧、隔音又差,夜深人静的时候,噪音尤其明显。至于漏水,物业虽然判断可能是2楼洗手间的排水问题,但始终无法找到漏水点,而且双方就维修污损墙面的费用无法达成一致。矛盾升级后,王先生家还指责1楼存在违规搭建情况。
居民与社区民警。
弄清楚问题症结后,陈述亚分析,单纯的劝和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从根治入手:既要规范违建消除安全隐患,也要改善居住条件减少噪音、从根源上解决漏水问题。于是,陈述亚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奔波之路。期间,他还专程在晚上来到周先生家,体验噪音扰民程度。果然,在夜深人静的时候,楼上洗衣机的轰鸣声加上排水管道里哗哗的流水声,对居民正常休息有一定的影响。
接下来,陈述亚联系居委、物业,多次上门实地查看房屋结构,邀请相关部门和当事双方一起坐下来,集思广益,寻找解决漏水和噪音的办法。同时,他又联系城管对违建部分进行调查,协调制定“规范整治+保留必要生活空间”的方案。经过多次沟通协调,最终定下重置排水管道的方案,一方面重新设置排水管,可以避开卧室减少噪音,另一方面彻底解决排水引发的漏水问题。
本以为方案确定,矛盾可以迎刃而解,不想事情一波三折,由于小区房屋产权的特殊性,改造计划还需经过房办认可。陈述亚获悉后,又马不停蹄联系房办寻求支持。同时,他还把改造计划发布在楼栋群里,向楼栋全体居民征询意见,顺利得到一致认可。
4月底,在周家渡街道的支持下,经过紧张施工,天井里的违建部分成功拆除,排水管道的重置工程也顺利完工。此外,经过调解,王先生愿意出资对周先生家受损的墙面进行修复,同时将洗衣机转移至其他房间使用,洗衣时间也尽量提前,避免晚上噪音。此后,又经过数月的观察,噪音问题有了明显缓解,漏水问题也有效解决,至此,这场长达4年之久的邻里矛盾终于化解,两家人重归于好。
事后专业的股票配资一览表,一面锦旗送到了周家渡派出所,承载着居民沉甸甸的谢意,也见证着社区民警的担当与汗水。从“怨气冲天”到“握手言和”,一起长达四年的纠纷圆满解决,邻里间重拾了理解与包容。
实盘配资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